px_fmen2121016601.jpg  

自從2008 年知道Moneyball 會改編成電影之後,就很期待這部。加上邀請到小布來演,期待度破表XD。

「魔球」(moneyball)改編至同名小說"Moneyball" (台灣也有出中文版:魔球—逆境中致勝的智慧,最近搭上電影熱潮,中文版又重新出版。),將由"Bennett Miller" (柯波帝:冷血告白)導演,編劇邀請到亞倫索肯,這樣的組合另人相當期待。 

大家比較知道講述大聯盟故事的電影,包括:「愛情全壘打」、「安打先生」 以及「心靈投手」。這幾部,各位朋友看過幾部呢?台灣把"Moneyball" 這本書翻成「魔球」,這樣的翻譯並不是很佳。

事實上,「Moneyball 」是一本關於棒球經營管理的書籍;內容關於奧克蘭運動家(Oakland Athletics )GM Billy Bean以創新的思考,顛覆傳統棒球思維的故事,在書裡面講了很多棒球統計學的東西,但導演Bennett Miller深知若電影裡,講了太多棒球統計學的東西,會讓整部電影很艱澀。因此把重心著重於Billy Beane和運動家20連勝之旅的關係。至於電影版Billy Beane 這個角色,請到小布擔綱演出。

電影一開頭,引用洋基傳奇球星Micky Mantle 講過的話 -「我想不到自己會一輩子打棒球。」 -MLB 是全世界最高的棒球殿堂,世界每一個國家打棒球的人,都曾經夢想到最高殿堂打球,因此MLB 是一個充滿淚水和夢想的地方。

2001年10月,奧克蘭運動家在季後賽輸給了洋基,並未打入世界大賽。球季結束之後,三位大咖球員紛紛出走,加上球隊的預算又少了可憐,此時的 Billy Beane 如何補強,讓球隊在2002年賽季繼續保持競爭力 ?

 Billy Beane在和隊上資深球探討論之後,認為球隊在有限預算之下,不需要球星:另外Beane運動家並沒有像洋基那麼的財力,因此決定以創新的方式,重新打造球隊。(利用棒球統計學)。電影裡,有一幕是Billy Beane 跟資深球探爭吵,球探認為棒球不能只能由數據去決定,而Biily Beane 去質疑球探的直覺,去選擇新秀。(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曾經是被高度期待的明星,上了大聯盟卻打不出成績來),因此開始上演 創新思考的建軍方式 VS 傳統棒球思維的戲碼。 

熟知大聯盟體系的人,知道小聯盟分為新人聯盟 、1A、2A、3A 然後才是MLB,除非球隊認為一個新秀已經有足夠的資質,去打大聯盟,不然通常會從小聯盟,開始磨練起。每一個層級的強度並不一樣,即使在小聯盟成績很好的選手,上了大聯盟,還是有可能因為適應不良,而打不出成績來。(ex: 前幾年整個小聯盟新秀排名第一,皇家新秀Alex Gordon,剛上大聯盟的時候,成績一直打不太出來,直到今年才稍為打出成績來,還有其他太多的例子。)

在電影裡,有提到一位人物Bill James,他是美國知名棒球數據專家,也是sabermetric 之父。「Moneyball」的概念是比以前更注重選手的打擊率、上壘率和長打率,以更全面的棒球統計數據看待選手養成。至於為何Billy Beane 很強調上壘率。以下列例子舉例:

一個球員若上壘率高,代表有兩種可能 :他打擊率不錯或是很會選球,若一場比賽裡,某個球隊裡有很多選球不錯的人,間接會消耗比賽方先發投手的投球數,若後援投手不夠穩定,那得分機會不是就會多了許多,得分機會多,代表贏球機會也會提高。

一場比賽的勝利,並不是打出全壘打或是多少安打,雖然那些都很重要,但真正關鍵在於把握多少得分機會。電影裡,Billy Beane 的GM 助手彼得布蘭說了一句話:「一場比賽的關鍵,在於買得分…」,就是這樣的道理。

picx_fmen2121016601.jpg

如果長期有在看美國職棒的朋友,奧克蘭運動家當然不陌生。洋基、紅襪和道奇大概是台灣最熟悉的三支球隊。這兩支球隊是所謂的大市場的球隊,所謂大市場的球隊是指球隊背後的母企業:有足夠的資金,並且很願意投資錢在球隊經營上。任何的職業運動都是講求賺錢優先,因此花大錢綁住明星球員在美國許多職業運動是很普遍的。但用錢打造出來的球隊,真的可以每年都拿到世界大賽冠軍嗎? 答案是否定的。為什麼說用錢打造的球隊並不一定會常常拿到世界大賽冠軍。以洋基來說,長年打造球隊的方針都朝向鑽石打線,陣中高薪明星球員眾多。但是從2000年以後,並非年年拿到冠軍。

大市場球隊有大市場球隊的作法,小市場球隊有小市場的作法,重要的是是否能夠了解球隊的體系。今年剛出來的GM的評比,光芒的GM Andrew Friedman獲得第一名,從這幾年光芒的成績來看,實至名歸。

事實上,「Moneyball」的概念, 的確衝擊到一些大市場的球隊 。電影裡,最後秀出紅襪在Biily Beane 在用數據棒球打造球隊成功之後,也開始用這樣的方式打造球隊。另外, 以【洋基】為例,在九零年代末期,可以看到洋基做法- 把農場潛力新秀拿出去交易其他隊的明星球員,並不能說這樣的作法是絕對錯。但是長期下來,的確讓【洋基】農場的評比並不高。農場系統是支援大聯盟,若底下沒什麼新秀可以接替上來;那當在MLB 大聯盟裡的球員若受傷太多,那球隊的狀況就會變得不太好,然而從近幾年洋基交易市場表現,會發現越來越不會把農場裡頂級新秀交易到別隊。

Boston+Red+Sox+Oakland+Athletics+Workout+Day+Mx7g29NZVCYl.jpg

Brad Pitt 在魔球的演出,個人覺得相當不錯。有機會問鼎明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。

 picx_fmen2121016613.jpg  

有人曾經質疑竟然Moneyball 那麼有效的話,那為何到現在Billy Beane 帶領的運動家,還沒拿到世界大賽冠軍。另外,有一些質疑聲浪,當初Moneyball 的作法會成功,是因為當初的陣容不錯。三大先發Barry Zito 、Mark Mulder 以及Tim Hudson ,內野有SS塔哈達和三壘手Eric Chavez。

任何做法,都會有批評意見,但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是重點,【Moneyball】真正要告訴人們是一種勇於改變的精神,最重要的是Billy Beane 對棒球付出,才是最令人動容。

整體來說,「魔球」改編蠻成功的,不管你懂不懂棒球,都會被Moneyball背後的故事所吸引。電影的結局,彼得布蘭留下一個蠻有意思的比喻。也許當時Billy Beane 創新的作法,並沒有帶領運動家贏得世界大賽冠軍,但他的確在MLB 體系中打出一個全壘打。

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? 正因為棒球有太多值得投入的地方,才讓人如此得深愛它。

I love Baseball - 這是我看完電影,最想說的話。

很可惜的電影並沒有去講Billy Beane 的農場哲學,但若長期觀察運動家的建軍方式的球迷,會發現Billy Beane 常常的作法是把潛力球員養成明星球員之後,在試探其他球隊是否有潛力新秀可以交易之可能性。

另外, 書中提到最知名的例子就是2002年選秀- Nick Swisher(現今在洋基打球)

Moneyball 絕對是許多棒球迷 ,期待的電影.(尤其是運動家迷)。 對於喜歡Brad Pitt 的影迷來說,2011年是幸福的一年,可以看到Brad Pitt 三部電影。(永生樹、錢球和大河戀修復版)

 

Brad Pitt  所飾演的Billy Bean ,跟本人相像嗎?

第二支預告: http://www.movieweb.com/movie/moneyball/trailer-2 

中文預告

 圖片來源:

(1) Billy Bean :

http://www.zimbio.com/pictures/Y-VIxWE2vb/Boston+Red+Sox+Oakland+Athletics+Workout+Day/Mx7g29NZVCY/Billy+Beane

(2) 劇照 :

http://www.atmovies.com.tw/movie/film_fmen21210166_next2.html

 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.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